北极科考比太空探索更实用吗 中国用“全海域深潜”破纪录给出答案
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第15次科考堪称“史上最大规模”,“雪龙2”号等四船协同作业,9月26日返沪。其中“深海一号”搭载“蛟龙”号实现北极冰区首次载人深潜,攻克极区通信难题,标志我国载人深潜迈入全海域时代。
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第15次科考堪称“史上最大规模”,“雪龙2”号等四船协同作业,9月26日返沪。其中“深海一号”搭载“蛟龙”号实现北极冰区首次载人深潜,攻克极区通信难题,标志我国载人深潜迈入全海域时代。
9月28日,“中山大学极地”号返航广州,圆满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。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、中山大学牵头组织,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联合开展北冰洋气-冰-海环境立体综合观测试验以及冰站、大洋站位调查,有力提升了我国极地多手段立体协同观测
9月27日,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,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,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。我国于1999年依托“雪龙”号执行了首次大规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,24年来,已陆续开展了13次北冰洋科